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腾讯教育对话江浙沪百余名校长:教育信息化与家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09 15: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解决了中国2.65亿学生在家上课的难题,与此同时,也让家校共育这个概念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面对学习方式突变带来的挑战,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协调各自的角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解决了中国2.65亿学生在家上课的难题,与此同时,也让"家校共育"这个概念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面对学习方式突变带来的挑战,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协调各自的角色与分工?学校管理者应如何构建家校连接的便捷渠道?家校共育是权宜之计还是未来的大趋势?

7月4日,由企业微信、腾讯教育、校长会联合主办的"构建家校沟通渠道 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主题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教育信息化与家校共育的新态势、未来家校共育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老师等教育人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多维度探索家校共育的价值和趋势。

科技助力教育 构建智慧家校共育的学习场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在线教育的普及,学校形态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何构建智慧、和谐的家校共育学习场?对此,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未来的学校,将是教育学、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会伴随着互联网大脑而不断地进化。"

图: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

在智能教育场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推动学校的教育服务做到精准、高效、个性、智能。"数字画像是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场的起点。"张治认为,通过数字画像,家长可以参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家长的全方位参与有助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这将成为未来教育与整个社会协同进化的重要支点。

构建智慧、和谐的家校共育场景,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企业微信教育行业总监何奇清表示,企业微信定位做数字化助手,携手腾讯智慧校园,致力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更方便灵活的模式服务到学校,"对内让信息流转高效,对外连接12亿微信用户"。

图:企业微信教育行业总监何奇清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度,全国各地的学校均在大规模推行在线直播,企业微信凭借强大的连接能力,聚焦师生教务办公、直播上课、在线会议、家校沟通等场景,实现了局、校、班、家的四级联动,为数字校园奠定了基石。

何奇清表示,聚焦学校内部使用场景,企业微信搭建了统一的移动端协同平台,助力老师增效减负。例如,通过企业通讯录、线上审批流程、直播上课和微盘等功能,切实帮助老师减少了事务性的工作,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教学本身。以杭州市胜利小学为例,这所浙江省名校在疫情期间启用了企业微信作为师生直播上课、教务审批、健康打卡的平台,只需一个手机,老师们便可以快速完成请假申请、班级健康状况汇报等工作,学校管理者也能够实时查看相关信息,掌握学校各项工作进度;同时,聚焦家校共育场景,企业微信通过轻量的方式构建起数字化共育、共享的平台,帮助家长在教育里面实现归位。家长只需通过微信,即可完成所有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学习使用均为零成本。

何奇清强调,企业微信与腾讯智慧校园联手,搭建信息化大平台,围绕学校教务教学工作、学生的成长评价、家校互动等场景,为学校、师生、家长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教育专家思辨 破解教育信息化与家校共育难题

在专家互动环节,聚焦教育信息建设和家校共育两大议题,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培训部主任许坚、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中学校长芮火才、腾讯教育东区基础教育运营总监曾令斌等行业专家,分享了各自观点。

图:专家互动

许坚认为,目前,教育信息化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动力不够,新技术需要老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生态和备课生态。曾令斌则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有多种原因。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说,社会变化剧烈,对这种剧烈变化的适应并不容易;从教育信息化核心角色教师的角度看,要有开放的学习、适应心态,不能抱守传统教学习惯不放;从教育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角度看,很多供应商对教育规律和教育业务的理解不够,未能按教育规律的指导去设计、开发产品和服务,导致目前优秀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不足;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此前大都是采用项目制政府采购进行建设,易于形成封闭体系,不够开放。他建议,教育厂商需按照教育规律去研发产品,政府应转变传统项目制建设模式,让产品的迭代和服务具有可持续性和开放性。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0/0709/375.html



上一篇:勤哲Excel服务器: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图书发行行
下一篇:家校共管教育信息化产品助推线上教育发展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