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推进教育信息化,需要理念先行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4 1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治理领域,教育治理信息化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着力点。 推进教育治理信息化,需解决教育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治理领域,教育治理信息化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着力点。

推进教育治理信息化,需解决教育治理理念不够深化、教育治理主体的协调性较差、教育治理的科学性欠缺三个关键难题。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实施路径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政府为引领者深化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其二,以职权划分为关注点完善教育治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其三,以大数据为支撑推进教育治理服务信息化。

以政府为引领者,深化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为教育治理变革准备了基础条件,教育治理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和社会广泛参与,三者互为依托,紧密相连。其中,政府宏观管理是基础和前提。”

在教育治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政府因其行政主导性可有效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以政府为引领者,引导教育治理主体摆脱既有的“路径锁定”效应,深化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对于及时破除传统的治理思维定势、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信息化与现代化具有理念指引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需引导其他教育治理主体重塑“互联网 +教育治理”生态下创新型思维方式,并将其视为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关键手段。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治理主体需明确,教育治理信息化并不只是指基础网络管理系统构架和管理系统软件的建设,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络通讯、智能感知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决策、教育对象分析、教育监测、教育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科学化与智能化也是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应有之意,应致力于构建“互联网 +教育治理”新教育生态模式。

其次,推动教育传播信息化,广泛宣传信息化理念。在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治理主体间的信息互通过程中,政府可牵头利用“互联网 +”实现治理信息化理念与典型案例的大范围传播,通过宣讲理念、示范案例、宣传经验等方式,着力推动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治理主体突破以往教育治理的惯性和路径依赖,逐步克服行为习惯的惰性,树立起信息化资源设备、方式在教育治理中的创新应用意识。

概而言之,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的深化,政府可作为主要引导者,但其不仅仅涉及政府层面,学校以及社会层面的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也不能被忽视,各教育治理主体携手,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化治理的方式与价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治理信息化态度以及治理信息化行为意愿,进而有利于推动教育治理信息化。

以职权划分为关注点,完善教育治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教育治理信息化规章制度,是实现教育治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教育治理信息化进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职能与权力范围并不清晰,越位、失位以及重位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感知、理解教育治理信息化理念、推进与反思教育治理信息化过程等方面缺乏协调性与规范性,“各自为营”、多头管理的现象极为常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信息化治理的格局并未真正形成。为此,以职权划分为关注点,完善教育治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对于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教育治理信息化格局的形成具有制度推动作用,具体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构建持续且长效的教育治理信息化经费投入制度。以往教育治理信息化经费投入通常面临社会力量与行业企业投入不足、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偏向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忽视软件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建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地区的教育治理信息化设备较为落后,且缺乏有效的长期维护。为此,建立长效的教育治理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明晰经费投入方向,丰富经费投入方式,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治理信息化的财力资源建设,极具必要性与价值性。

其二,构建健全的教育治理信息化沟通制度。通过建设教育治理信息化沟通制度,推动教育治理信息化所涉及的投入者、建设者、需求者、评价者之间形成高效畅通的沟通机制,以便充分兼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实际需求。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0/0824/603.html



上一篇:铁路信息化市场规模 2020年铁路信息化行业发展前
下一篇:青岛高新区组织召开城建档案信息化项目验收会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