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与信息化》栏目设[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收稿方[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方[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征稿要[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刊物宗[05/21]
智慧校园建设形势下高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目前正经历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阶段。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框架设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目前正经历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阶段。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框架设计,提出和分析了新阶段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面 临的挑战。
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至今,我国高校基本上经历了校园 网络建设、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建设几个阶段。大 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建成了较好的校 园网络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室、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源平 台,积累了较多的信息资源,制定了一些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管 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制机制,等等。近些年来,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概念或 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在高校信息化领域,一些技术专家、教育信息化研究人员纷纷 提出“智慧校园”、“互联网+智慧校园”的概念,认为高校信息化 建设应该或者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本文通过总结“智慧校园”内涵特征、体系架构,得出智慧 校园的建设特点,提出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智慧校园的认识
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
许多论文认为“智慧校园”的概念来源于 IBM 公司 2008 年 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之后有学者将其引入到教育领域,提 出“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的概念。然而,通过总结众多研究智 慧校园的论文可以发现,大家对其定义、内涵、衡量标准的认识 尚且不统一明确。
从总体上看,本文认为清华大学蒋东兴等提出的“智慧校园”的内涵和特征较全面,即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相对于数字校园, 高校智慧校园有:互联网络高速泛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团队 协作便利充分、集体知识共生共荣、业务应用智能融合、外部智 慧融会贯通 6 大特征。
智慧校园的体系架构分析
许多论文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架构进行了探讨。
冀翠萍提出 的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从下至上分成网络平台、数据基础、服务支持、智慧应用、信息服务等 5 层和安全保障体系、运维支撑平台;
王燕提出的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等 5 层和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 行维护与安全体系;
刘敏斯等提出的高校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持层、业务应用层、终端展现层等 4 层和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
蒋东兴等提出的高校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图包括智能感知层、网络通信层、大数 据层、智慧校园应用层、自适应交互平台等 5 层和支持保障体系。
从这些设计架构可以看出,大家对智慧校园的层次划分上 虽有差别,但大致相同。对比数字校园的架构,智慧校园突出以 下方面的建设内容:
(1)智能感知部分的建设。即物联网建设,主要目的是收集 校园环境中的各种数据,以便进行识别、定位、监控、追踪、以及 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
(2)无处不在的校园网络建设。强调校园网的便捷快速、全 覆盖、安全稳定、开放。
(3)智能融合的业务系统建设。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应该完 成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数据的统一共享,而智慧校园在这方 面强调的是信息系统架构的开放性,可以实现业务的个性定 制、主动推送和智能推荐。
(4)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数字校园阶段积累的数据主要 是结构化数据,主要用于查询、统计分析,智慧校园将更强调各 类数据的全面收集、存储和分析,特别是利用大数据处理工具 进行高层次的辅助决策。
(5)移动互联化建设。各类信息服务的提供应优先考虑移 动端获取,利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工具)提供服务将成为重点。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0/111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