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庆祝建党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沈鹰为公安信息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1 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庆祝建党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 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2019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原主任沈鹰在单位加班至20时,突感
【庆祝建党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
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2019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原主任沈鹰在单位加班至20时,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
作为公安信息化专家和领军人才,沈鹰从业27年间始终不忘初心,在公安信息化领域刻苦钻研、精耕细作。他以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用实际行动镌刻公安科技工作者的丰碑,用生命书写了无愧于新时代的人生华章。
【庆祝建党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
2016 年 5 月,沈鹰同志获评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扎根技术,开发成果越来越多
沈鹰1990年毕业,同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基层锻炼2年后全身心投入到公安信息化事业中。在当时计算机还并不普及的年代,沈鹰敏锐地察觉到,公安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他刻苦钻研技术、把握实战需求,自主研发了常住人口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了南京公安信息化从零到一的突破。
2003年,为实现公安机关跨部门、跨警种的数据共享,沈鹰率先打破警种条线各自为战的信息化建设格局,主持研发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初步实现了警务数据集成化、基础工作全覆盖。经过15年的努力,平台建设完成,开创了公安信息化整体建设、整体应用的南京模式。沈鹰也实现了当初“我们建设的系统,要做到10年、20年都不落伍”的口号。
【庆祝建党百年 致敬公安英雄】沈鹰:为公安信息化事业呕心沥血
2018年9月,沈鹰同志率队调研南京本地科技公司大数据发展。(南京市公安局供图)
尽管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但沈鹰往前奔的劲头却从未松懈。沈鹰常说:“我们这代人是肩负使命的,公安信息化就是我的使命。”为推动公安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沈鹰主导将“云计算”引入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并于2013年完成公安部相关重点项目研究。同年,他主持建立南京公安信息化“1+3+N”新一代应用体系,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重大活动安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沈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从业之初立下的“以科技强警服务科技强国的志向”,获得各级认可——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导的数字警务综合信息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先后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常住人口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获得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用足匠心,打造公安信息化人才队伍
不按时间来安排工作,而是按工作来安排时间。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的一位老民警曾说:“沈鹰一辈子,干了两辈子的活。”“老沈啊,你一年到头这么干,不嫌累啊?”有人问。沈鹰总是笑笑说:“公安信息化工作是我的兴趣,我乐在其中,怎么会累啊。”沈鹰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使命,对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无比忠诚、对科技信息化技术的钻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数据中心一代代公安人。
2018年5月的一天,沈鹰正准备去吃午饭时,同事陈永俊拿着移动警务应用工作材料找到他帮忙指导。顾不上疲惫与饥饿,沈鹰一边教一边改。最终,陈永俊的这份工作材料得到了公安部、江苏省公安厅的充分认可。
多年来,沈鹰带过的徒弟数以百计,他都会严格要求,同事汪睿晔对此感受颇深。2004年5月,南京公安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研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沈鹰手把手带着从警校刚毕业的汪睿晔一起干。3个月里,他们白天下基层调研应用需求,晚上再回办公室研究设计,一组代码常常要修改十几遍沈鹰才会满意。沈鹰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一度让汪睿晔感到心力不足。“老沈总是让我先回家休息,自己留下来继续整理设计思路,第二天再给我讲解示范。”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汪睿晔也成了“业务通”。
在沈鹰的传授和带领下,一批又一批信息技术人才传承了他肯钻研、敢拼搏的精神,让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也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不少的公安信息化技术专家。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1/0511/1558.html



上一篇:澄城县举行全国少儿健康与安全信息化 发展计划
下一篇: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宣布数字化、信息化及HR新任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