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与信息化》栏目设[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收稿方[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方[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征稿要[05/21]
- · 《科学与信息化》刊物宗[05/21]
推广信息化计量设施,东风渠灌区农业用水逐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眼下,成都范围内的春耕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农业灌溉用水进入高峰期。5月12日,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龙泉管理站职工周启国来到东风渠东干渠巡查渠道,了解灌区内用水需
眼下,成都范围内的春耕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农业灌溉用水进入高峰期。5月12日,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龙泉管理站职工周启国来到东风渠东干渠巡查渠道,了解灌区内用水需求。
在东干渠旁一个智慧水利集成阀井系统旁,周启国点开手机中的一款APP操作了起来。他在手机上点击开闸按键,只听渠底传来轰隆的水声,渠道中的灌溉用水顺着地下铺设的管道流入了田间地头。
“传统水闸要人工操作,开闸、关闸速度都很慢。现在,像开闸、关闸等一系列操作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一键操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周启国指着渠道对岸的一个传统水闸口笑着说。
东风渠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是全国特大型灌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直灌面积291.72万亩,控灌面积达862.90万亩,占都江堰设计灌面的57.5 %;灌区内有干渠16条,总长816公里;主要承担着向成都、眉山两市十九个县(市)区和天府新区输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以及向龙泉山、黑龙滩两大水库灌区输水的任务。
智慧水利集成阀井系统的使用,是东风渠灌区在用水计量信息化、自动化方面的一个缩影。而在整个东风渠灌区,用分水制口共有877个,像这样用智慧水利集成阀井系统建设的断面制口已经普及了130处,可实现对渠道水资源的自动监测、计量。
“通过实施计量设施改造,可有效解决渠系末端分水设施调水的及时性、计量准确性等问题,解决了上游灌区大水漫灌,水量浪费严重,而下游无水可灌的局面。总体上,提升了全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供水科科长周伍光介绍。
实施用水计量信息化、自动化,除了节省人力之外,其最重要的好处就是提高了用水统计精度,能够科学掌握不同作物、不同用水户在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为精准调配水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周伍光举例说明,依靠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15年至2020年,东风渠灌区的农业用水消耗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已从2015年的15.17亿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12.14亿立方米,而节约出来的水,基本满足了灌区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东风渠灌区用水结构、种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增长较快,经济作物比重增大,而水资源总量没变。”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表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节水就成了关键。为此,东风渠管理处将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分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1/0514/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