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采用“逆信息化”方法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5 07: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方法具有自上而下推动、以系统集成为目标、以功能建设为导向、以有限团队的短期项目为抓手的特征。而城市数字化转型所应具备的特征恰恰与之相反——

在实践过程中,“信息化”方法具有自上而下推动、以系统集成为目标、以功能建设为导向、以有限团队的短期项目为抓手的特征。而城市数字化转型所应具备的特征恰恰与之相反——其需要自下而上的促进,需要以数据融合为目标、以持续运营为导向,需要长期广泛的各界参与,即“逆信息化”。

在国际智慧城市观察与实践中,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因其在激发居民参与、推进应用创新上存在显著优势,正逐渐取代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而成为主流。采用“逆信息化”方法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可以归纳为两类。

1

生活领域中,自下而上的互联网方法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催生了一批享誉全球的创新企业,沉淀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尤其在高效服务投递、提升运营效率、满足社会生活需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城市生活数字化方面,可充分借鉴其运营模式。

捕捉城市需求

准确捕捉市民需求是数字化转型发力的核心。依据互联网顾客价值发现的方法,城市社会需求的捕捉可聚焦于三个方面,即:未被解决的问题、未被满足的需求、未被重视的尊严。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者的表述是完全基于城市最终使用者,这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以人为本核心视角的体现。

满足城市需求

实践证明,城市需求和适应的技术土壤催生了一批批“互联网+”创新方案,为居民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社会服务空白,使当前城市生活前所未有地便捷精彩。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高效的创新企业也应处于提供城市服务的前台位置,由政府提供监管和基础设施支持。尤其要针对底层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在内的广大“城市需求满足者”,使其也能在城市数字化进程中具备与时俱进的竞争和服务能力。通过这种多方众创的模式,鼓励“沙盒试错”,并辅以市民反馈与快速迭代,最终推行基于市民验证和有序管理下的城市服务“能者先行”,将极大提高城市需求满足效率,降低政府自营负担。

保障城市需求

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视角,城市生活需求应人人受益、无人掉队。这有赖于政府的强力支持与保障。为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广的参与度,政府可以针对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一系列城市需求调研、数字转型讨论、数字生存培训。这不仅体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理念,也是培育城市技术土壤、拓展技术应用创新空间的务实举措。另外,政府需对城市服务领域的算法、技术进行严格监管。尤其需要转变监管对象和模式,即从原本面向合同和项目、基于准入的监管模式,转变为面向伦理和数据、基于过程的新监管模式,并基于此主导社会服务的数据接入、流程透明、全程可控。

2

经济领域中,双向并举的生态链内生增长

自然界中,生物群落总能朝着物质与能量利用率最优的“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演进,这为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高效能优化及其管理与决策提供了重要启迪。城市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提高城市中的资源流动性和动态配置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生态链的总效率、推动城市种群演进的一种手段。因此,在产业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核心,是降低供、需两端的生态链总成本。此外,根据罗默的“四要素增长”理论,在传统资本和劳动外,人力资本和创新思想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据此,城市经济数字化领域可重点关注三方面。

产业基础设施投入

产业基础设施是技术投入外部性视角的体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不仅带来产业链运行效率的提升,更是促进新消费形态创造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较生活服务,产业链具有显著的复杂特征,因此产业基础设施的选择和投入并非基于供、需某一端的先验决策,而是基于生态链运行后弱势环节的观察。

产业人才培育

产业人才培育和技术投入一样能够带来溢出效应,进而带来城市经济的质量提升。在产业数字化中,广泛覆盖各个行业的数字化高技能人才与复合式精英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推手。但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上述广义生态群落理论可以发现——实现生态链效率目标最大化的关键,在于群落中的每个种群或个体均能在信息技术加持下,实现同样快速的物质信息交互能力。因此产业链中所有从业者的整体数字化水平,是该产业进行整体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或掣肘因素,需要政府投入支持关注。

文章来源:《科学与信息化》 网址: http://www.kxyxxhzz.cn/zonghexinwen/2021/0525/1657.html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如何发展?
下一篇:楚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快速查处1起移动5G基站干

科学与信息化投稿 |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 科学与信息化版面费 | 科学与信息化论文发表 | 科学与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